《異鄉鍋貼香:在胡志明市遇見的台灣味》
記憶與情感連結🔗透過風味帶領著
走在胡志明市熱鬧的街頭,摩托車引擎聲此起彼落,空氣裡混雜著熱帶水果的甜香與魚露的鹹香。以為自己早已習慣這城市的溫度與節奏,直到某個轉角,一縷熟悉的文字吸引了目光——那是繁體字:水餃,台灣鍋貼,一瞬間,時間像被折疊,記憶裡那煎得焦香四溢的氣息與滋滋作響的聲音悄然浮現。
走進那家小店,招牌寫著繁體卻不失親切感的「台灣味」。科技化的掃QR點菜,多國語言版的系統代表著時代的演變,菜單上的字眼一個比一個動人——鍋貼、水餃、牛肉麵、炒飯⋯⋯,每一樣都是靈魂深處的慰藉。點上招牌的豬肉高麗菜鍋貼和牛肉水餃,餐點為現點現做約莫十分後有著雪花紋的鍋貼上桌,雖然不到很酥脆,口道未達到完美但也夠了。
是味蕾牽引著思念,是思念縮短了與家鄉的距離。
水餃皮薄餡多,熟悉的蒜香與醬油交織出一種家的味道。那一刻,我不只是吃著食物,而是在異鄉咀嚼一種深藏的情懷——想念的不是料理本身,而是那段與家人、朋友共餐的時光,那些年在台灣街頭隨意卻溫暖的日常。
這家店不只是賣台灣料理,它販賣的是一種價值:家的味道,不因距離而淡薄,也不因時空而模糊。在胡志明市,我嘗到的不僅是熟悉的味蕾記憶,更是文化的牽引、身份的連結,是在異鄉時,懷念那片永遠不曾移動的土地。
有些味道,一輩子不會忘;有些鄉愁,一口就會想起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