味蕾的時光機:在胡志明市的台灣滋味
味覺拉近了彼此的距離
在胡志明市這座熱情洋溢的城市裡,陽光比台灣更加直白,雖然最近的雨季雨也經常來得很突然,在這裡摩托車比人潮更密集。慢慢習慣了越南河粉的表面清爽但厚重”鮮味”的湯頭,也適應了街邊滴漏咖啡的濃烈與滿滿冰塊的飲料杯,卻在某天午後,無意走進一間掛著「台灣超市」招牌的小店時,被一股熟悉的文字撞了一下心房。
店裡不止是『超市』也是『食堂』,完美演繹了店面的充份利用價值。
『食堂』二個字在自己的內心裡也有很深刻的故事與過去,是曾經修業工作三年的地方–『新橋食堂』帶給自己滿滿的記憶。
點了一杯古早味紅茶和一塊現炸的雞排。紅茶冰涼清甜,帶著焦甜香與決明子的尾韻,一喝下去,像是夏日放學後喝到的第一口清涼;雞排則炸得酥脆金黃,記憶裡的五香粉調味與胡椒鹽灑得剛好,咬下去時,口腔裡炸開的油香與雞汁,眼眶忽然感覺熱熱的。
這杯古早味紅茶和熱騰騰的雞排,讓我想起放學後總是繞去巷口的那家攤子——原來思念的味道這麼熟悉。那時候,手裡捧著的是零用錢換來的小確幸,咬著雞排、喝著紅茶,和同學邊走邊笑邊吃,無憂無慮地等著天色變暗。現在呢?人已遠在海外,卻因這份味道,被拉回那個午後時光裡。
味蕾,是最忠誠的時光機。它不講道理,不需翻譯,只要一個味道對了,再遠的距離也能縮成眼前的一步。
在胡志明市的這個街邊,沒有找到台灣,卻找回了那個放學後會偷偷繞路的小小自己。或許,這就是離鄉遊子的特權吧——在異鄉的街頭,透過一杯紅茶與一塊雞排,與過去的自己輕輕碰面。
